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農村1/5土壤污染物超標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會上表示,農村環境問題日益顯現,農村和農業污染物排放量大,地表水輕度污染,垃圾場周邊、農田、菜地和企業周邊土壤污染較重。
發布會上還介紹了空氣質量、海域水質、地表水質等方面的環境質量狀況。吳曉青表示,2011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平穩,但形勢依然嚴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并從互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精神。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
農村環境 全國土壤污染調查結果將適時公布
吳曉青指出,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和農業污染物排放量大,農村環境形勢嚴峻。2011年,環境保護部組織對全國364個村莊開展了農村監測試點工作,結果表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的村莊占81.9%;農村地表水為輕度污染;農村土壤樣品超標率為21.5%,垃圾場周邊、農田、菜地和企業周邊土壤污染較重。
吳曉青同時介紹說,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從2006年到2010年,環保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全國土壤污染情況調查和污染防治工作。“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在中國尚屬首次,通過調查,我們初步掌握了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建立了我國土壤利用類型的土壤樣品庫和調查數據庫。”吳曉青說,近期環保部將向國務院常務會議匯報調查結果情況,經國務院批準后,會適時公布調查結果。
空氣質量 試點監測城市PM2.5多超標
吳曉青介紹說,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穩定,但細顆粒物污染逐步顯現,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
2011年,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轄市)中,按老標準評價,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為89.0%,超標城市比例為11.0%。但執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后,我國城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污染將逐步顯現,從2011年部分試點監測城市的監測結果來看,按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評價(PM2.5年均值的二級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多數城市細顆粒物超標,年均值為58微克/立方米。
吳曉青表示,2012年,我國將要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并已明確第一階段實施新標準的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要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安裝,并開展試運行,12月底前開始對外發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截至5月底,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33個城市已開展PM2.5新增指標研究性監測,并發布了監測信息,其他城市也正在積極做好準備。
酸雨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及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2.9%。
海域水質 渤海灣、閩江口等海灣水質極差
吳曉青介紹說,全國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吳曉青說,我國管轄的海域海水水質狀況總體較好,但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一般。四大海區中,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南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渤海和東海近岸海域水質差。9個重要海灣中,黃河口和北部灣水質良好,膠州灣和遼東灣水質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環保稅法開始起草
昨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財政部和環保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在著手研究起草環境保護稅法的草案。”但吳曉青沒有透露具體時間表。
此前,官方多次表態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
吳曉青在會上表示,環境保護稅征收的主要目的就是用經濟手段調控企業環境行為,使企業為排污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害承擔相應成本。